社区

老硬盘的裸装时代——ORICO 2139U3轻体验

haozhu0801 2016/12/27
0 0 举报

1.弃之可惜的老物件
这年头,家里总有那么几台淘汰的旧电脑,用那句老话来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即便是五年前“咻咻咻”的CPU,如今也只剩下了“卡卡卡”,当然,我们更多的时候遇到的是部分零件的损坏,比如该死的显卡或者更蛋疼的主板。当维修的价格不如买一个新的划算的时候,我们很自然的将它们束之高阁,尽管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置换是个好办法,但是曾经5000块的本本如今已经折价不到500了,想废物利用,剩余价值也不知能有多少,于是楼主的选择是一拆了之。散件居然也卖了几百,只留下了老硬盘,倒不是说里面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内容,毕竟冠希老师的魅力咱也没有,纯粹留个念想,毕竟在这个GB时代,多一个存储数据的载体,总归是好的。
于是,开始寻思要个自己的硬盘找个“好人家”。习惯性的在阿里巴巴闲逛了许久,一眼看中了这款ORICO的硬盘盒,透明设计实在是好看,价格也不贵,26.9元(需要吐槽的是我买完就降价了,居然只要24.9元了……)。

2.皇帝的新装
快递小哥似乎并不温柔,收到ORICO 2139U3的时候,菊花一紧,居然有明显挤压的痕迹这次ORICO似乎改风格了,原本的“马甲”脱了,只是牛皮纸盒做底。
配件也没什么可指摘的地方,一般移动硬盘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也没有。一条50cm长度的3.0数据线,长度刚刚好,太长显得碍事,太短显得仓促。
选这个硬盘盒,除了真的挺便宜外(我承认是个穷逼),透明设计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收到后的初印象也是非常不错没有传统硬盘盒的笨重,三围125mm×79mm×13mm表面贴着一层保护膜,不过皱巴巴的,显然为了一睹真容必须狠心的“脱掉、脱掉”。
奥睿科的这款硬盘盒采用了高强度全透视ABS防火材料,不过裸装的它的表面是不是会刮花还需要时间来考验,不过如果“大花脸”的话,那可真是一大败笔了。总体感觉设计还算是精巧,不过也显得过一样轻薄,似乎从裸视角度看,整体并没有其他缓冲设计,不知道如果意外跌落会怎么样?反正楼主没勇气尝试。
关于“透”的艺术,其实这是一种很撩人的做法,这会满足人们的一种偷窥欲,尤其是看似高科技的数码产品,这种一丝不挂反而会打来科技感十足的感觉。所以我义无反顾的拿下了它。
在购买之初,看到不少网友纠结这款硬盘简配的问题,似乎在我这里并没有出现,可能是批次的关系,该有的固态电容一个没少赤果果的电路板,似乎还是别有风味的性感。
配置方面,20多元的价格显然我们也没什么好苛求的,NS1068X SATA桥接USB3.0接口的芯片,尽管低端,但是好歹支持UASP协议,和传统的BOT协议不同,新的(USB Attached SCSI Protocol)协议支持多命令并发执行和NCQ队列功能,极大地提高了传输效率。支持UASP技术的移动硬盘盒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固态硬盘的性能。

3.意料之中,意料之外
免工具拆装是这款硬盘盒的特色,无需任何技术和工具即可轻易安装,大大提高了移动办公效率就和把大象关进冰箱需要几步一样。打开、装入、关上。
至于插入这种事儿,相信老司机都是驾轻就熟了。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大部分盘的尺寸规格虽然雷同但不完全一致,因此在面对7mm厚度的硬盘时,没有缓冲海绵等的加持会让硬盘在盒内有点不稳定。
当然,绝大部分还是通吃的状态,楼主的是笔记本上拆下来的西数WDC WD1200BEVS,距今已有超过15年的历史
 
最后简单说一下性能,由于这部分和硬盘本身关系也非常大,因此数据仅供参考。而且测试用的老硬盘,年代久远,接口还是老的SATA2接口,现在基本都是SATA3了,速度相差有一倍有余。所以我们只是简单看看读写的速度如何,也不深入。
机械硬盘通过USB3.0接口连接电脑的USB3.0口时写入速度大概在42MB/S左右,读取速度将近45MB/秒,工作中一直都很安静,静音效果特别。
这对于USB3.0来说并不算是一个多么可喜的成绩,甚至有一点点意料之外,本以为数据会更好一些。当然由于多种不可控的因素,其实整体来说稳定就好。

4.总结的话简单说
ORICO 2139U3很明显是一件颜控产品采用主流级的NS1068X方案性能方面算是中规中矩,它不会给你带来太多的惊艳,但是会让你觉得值回20元的票。持续读写的水平是基本能发挥出硬盘的基本性能能够满足老硬盘回春的疗效就够了此外,我依然要说,这一次ORICO“裸”的很有意思,对于有闲置2.5英寸硬盘的朋友来说,这20块值得花。

0

分享

发布失败:内容包含敏感词(兼职)

评论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