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挑剔的我拒绝了骨传导,却无法拒绝这条空气传声技术耳机

极客科技控 2021/10/29
0 0 举报
早在数年前,骨传导耳机就已经面世,可经过多年的迭代升级,骨传导耳机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地位,虽然说这类耳机的价格已上千元降到几百元,其舒适的佩戴感和听歌中与外界的交互性虽说比很多运动耳机都要优秀,可通过震动传递到听小骨的音质降低,却也是让人需要面对的槽点。
一直以来,我对耳机这种音频设备都秉承着音质第一的原则,之中也曾玩过几条骨传导耳机,却不会选择任何一条作为自己日常装备,骨传导耳机的音质降低让对音质挑剔的我无法接受,日常运动更低地选择颈圈式运动蓝牙耳机,日常通勤则为TWS耳机。
正如我曾经说过的“如何选择耳机,不止要看在什么环境下用,也要看自身需求、品位与能够承受的价格”,毕竟音频产品一分价钱一分货绝非空谈。像我对音质如此挑剔,难道就直接否认骨传导耳机吗?朋友最近推荐给我的木六空气耳机,勾起了我对骨传导耳机的音质向往。


虽然造型看起来和骨传导耳机非常像,可严格来说木六空气耳机并不是骨传导耳机,它的声音传递有别于⻣传导技术把声音以震动的方式通过听小骨传递信号的方式,而是采用声音通过空⽓传导进入⽿廓⽿道最终到达⽿蜗,使得这条耳机既具备了骨传导耳机的舒适佩戴,也进一步提升了音质听感,还远离了颈圈式入耳式耳机在运动中晃动易掉落及给耳道带来的充血不适感。接下来与大家分享下这条木六空气耳机。


问题1:空气传声比之头戴大耳、骨传导、耳挂式和入耳式有何不同?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如果要在所有类型的耳机佩戴方式中去抉择舒适度,我个人是非常偏向木六空气耳机这类轻盈头梁骨架佩戴的,它比起头戴大耳负担感更低,却不会出现骨传导长时间佩戴**太阳穴和入耳式运动耳机给耳道造成的不适感,稳固的佩戴效果能够确保运动中的稳固和持久佩戴,其不入耳的特性更是小耳道用户的福音。


如果是用过骨传导耳机的朋友,相信对骨传导耳机两侧的大喇叭印象极为深刻,为确保声音的传导,骨传导耳机往往搭载了两颗硕大的发声单元,音质暂且不提,长久佩戴下对太阳穴能造成明显的**感。木六空气耳机比骨传导耳机更人性化的考虑在于,它的听筒可以进行120°折叠,配合TR90塑料钛机身材料,获得稳固舒适的佩戴感。
木六空气耳机这样的设计,让我感受到的是骨传导+耳挂式耳机的融合,其保留了骨传导耳机的轻盈和舒适韧感,也进一步加入了耳挂式耳机的固定,两者特点得以完全释放,也很好地规避了他们的不足。


问题2:空气传声技术到底是神马?
在没有上耳体验前,因为木六空气耳机的造型与常见的骨传导耳机太类似,令我对其提不起多高的兴趣,毕竟骨传导来来**也就那么回事,造型是变了又变,对于音质的专注却是少之又少。
木六空气耳机内侧能看到用于提升佩戴舒适度和稳定性的亲肤硅胶设计,无缝集成麦克风则位于亲肤硅胶与发声单元之间。细一观察还是能够发现木六空气耳机和骨传导耳机的不同之处的。


木六空气耳机与骨传导耳机出音孔位于近人体侧不同,巧妙地将出音口设计在近耳廓一侧,使之声音传导方式与骨传导通过听小骨传递变为出音口通过指向性地朝耳廓传递声音,从而避免了骨传导传递方式造成的**感,也得以将音质保留,让喜欢运动同时追求高音质的我,获得舒适佩戴的同时,也满足了对音质的追求。


在听筒上侧有2个口,**并未对此给出介绍,结合耳机的设计构造来看,其应该是声腔泄压孔,能够将发音单元多余的振动杂音过滤,从而使音质表现得清澈。虽然将之置于耳边也能听到声音,可与出音口的清澈表现,更多地是共振杂音,故泄压孔的判断应该不会有误。


问题3:出音口的调整对于音质的提升有多少?
说到这里,也许有用着骨传导的朋友会提出疑问,看起来木六空气耳机只是简单地调整了出音口,为何就比骨传导耳机的音质要高呢?对此我们要了解骨传导的基本声音传递方式是通过听小骨,简单点就是通过发音单元的振动传递到人体,比之耳蜗直接获取多了一层间隔。为追求HiFi品质音乐我们还得花费大价钱去购买各种低耗损高传输的线材,而骨传导为了让人体获得更直接的振动听感反馈,必然要将发音单元的功率提升,同时人体在感受振动带来的音感中也会因皮肤、骨头受到一定的衰减过滤,这些对于高品质音乐而言都是致命的。


木六空气耳机在骨传导佩戴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听筒的折叠和出音口的调整,改变了骨传导通过人体传递信号的方式,采用了音质听感表现更佳的近耳端空气传递方式。如果要举例,那么骨传导就如同邻居播放音乐我们隔墙聆听,大耳、入耳等方式则是音乐厅中的沉浸式聆听,空气传导则为空旷的环境下的无间隔空气传递。它肯定无法做到封闭式的沉浸式聆听,却比隔墙聆听所表现出的音质要高得多,而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折叠听筒调整与耳廓的调整,缩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输距离,让耳廓听到更多的音乐细节,这是骨传导耳机所不具备的。


问题4:续航与日常的防护表现如何?
有点让我费解的地方是,在各种快充技术肆虐的环境下,木六空气耳机竟然还使用Micro-USB作为充电补给口。结合其内置的200mAH,在体验中对其充电效率进行了**,实测木六空气耳机空电到满电仅为1.5小时,远超市面上绝大部分的TWS耳机;而在开启最大功率下能够满足6.5小时的连续使用,如果将音量控制在70%则有着10⼩时的使用时长,待机更是有着200小时的超长续航表现。
和大部分以运动为主要使用场景的耳机一样,木六空气耳机也具备了优秀的防水效果,IPX5级防水能力足以应付运动过程中汗流浃背和水体泼溅现象了,且塑料钛机身不仅轻,面对720°的扭曲依然玩好如初,日常无论是使用还是收纳都有着不错的一面。


问题5:实际音质听感表现到底如何?
前面说到木六空气耳机的声音传递原理,也大概地举例了它和骨传导、大耳、入耳式耳机的音质区别,它在实际使用中到底能不能满足我对音质的挑剔呢?因为这款耳机的声音传递方式比起大耳、入耳式耳机的沉浸式有着极大的出入,要说其为HiFi级简直就是赤果果打脸。不过在认真体验了几天后,还是能够品出它的音质听感,它虽然无法给予沉浸式的声场和高低音,整体以清澈的中音为主,却能充分地表现出立体声所带来的环绕感,且乐器伴奏的细节表现上,有着不输平头塞的一面,显得十分耐听。
这对于运动和日常通勤路上的使用场景,保证了听歌途中不丧失对周边环境的反应,也获得了细腻清澈的音乐听感,虽说比沉浸式其在高低频上有着一定的不足,却带来那种清新自然的婉转旋律,如果在林中漫步或有氧运动,在锻炼的同时耳间传来如虫鸣鸟啼蛮的声音,而非处于都市中车水马龙的轰鸣噪感。


问题6:连接的稳定性和兼容效果如何?
木六空气耳机采用的是蓝牙5.0协议,基本上具备了蓝牙功能的设备都能够使用,我分别用HiFi播放器、iPhone7 Plus、华为P40 pro和win8/10**的笔记本/平板进行配对**,结果均能正常配对使用,兼容性没有任何问题。仅为蓝牙5.0的版本,在一众TWS耳机已经争先恐后的采用蓝牙5.3技术下,显得有些落后了,不过我个人侧重音质方面,对这些倒是显得无所谓了。
在连接稳定性上我在室内/室外分别进行了**,室内为148平的房子,之中肯定是有各类电器设备和墙体,在隔着2堵墙的情况下(直线约18米)木六空气耳机并不会出现连接不稳定的现象,当墙体再多就会出现断断续续的连接;室外的空旷区域,如果中间没有墙体和设备,100米传递没有问题,如有阻隔则会有一定的衰减。


在不忙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听歌,通过旋律去让燥热的心逐渐平静,手上也有着十几条不同的耳机和好几个HiFi播放器,不同的心情需要用到的设备也不一样。木六空气耳机的舒适佩戴和全新的近耳端空气传递技术,让我通勤、运动中有更多的选择。结合自己多日的使用感受,总结几点木六空气耳机的优点和一些疑问。
优点:
  • 兼具了骨传导和耳挂式耳机的优点,带来轻盈舒适的佩戴感,在运动过程中能够稳固的佩戴,不会因动作幅度太大掉落,且有效规避了骨传导耳机带来的**感。
  • 音质虽然没有沉浸式中高低音所表现得优秀,却也通过清澈的发音,带来不错的细节解析和立体环绕,比之骨传导耳机的音质要更胜一筹,有着一种自然环境中的舒适感。
  • 整体音感偏向于自然清澈,如果是对高音/低音有着极高向往的朋友,也许木六空气耳机真的不适合,毕竟它并不像是入耳式耳机那般通过塞满耳道让人进入沉浸式聆听,较轻快的听感在面对重金音乐和强高音、重低音的需求时会显得不足,在流行乐上则没有太大问题。
  • 不入耳的特性,能更好地满足小耳道人群,且空气传导能让耳道更舒适,也避免了沉浸式聆听在运动和通勤路上的安全隐患。
  • 价格整体适中,如果要比那些几个月就出新款的TWS耳机,其价格会稍微高一线,可后者在音质方面与之就无法媲美了;如果是同等价位的TWS耳机,除了低音达不到沉浸式的厚实,整体音质还是不错的,长时间使用不会刺耳也不会闷;如对比骨传导耳机,不管是同价位还是更高价位,木六空气耳机的音质都远胜之。
  • 120°折叠听筒设计很有创意,通过调整出音口与耳廓的距离,获得更细腻直接的声音,也令佩戴显得更时尚。
疑问:
  • 说实话,忽然遇到Micro-USB口的设备还是让我有点措手不及,虽然木六空气耳机的充电速度比大部分TWS耳机都要快,可还是建议能够搭载USB-C口,更符合时下潮流。
  • 蓝牙5.0技术说不得太落后,可比那些追新的耳机品牌的确要显得低了一些,如果能够提升至5.2或更高,在配置性能上会有着更强势的表现。
以上是我对木六空气耳机的体验感受,喜欢运动或通勤路上听歌的你,对这款佩戴舒适的空气传导技术耳机,有什么看法或疑问,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0

分享

发布失败:内容包含敏感词(兼职)

评论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