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颜值在线 高效传输 奥睿科USB 3.1 Gen2集线器

潇磊博客 2021/02/10
0 0 举报
本帖最后由 潇磊博客 于 2021-2-10 12:09 编辑

现如今很多笔记本电脑为了提高颜值,都选择将机身做的非常轻薄,但由此带来的弊端就是取消了很多接口,其中USB接口也被大量裁员。对于像我这样需要经常通过外置USB设备移动和存储文件的用户来说,USB接口的减少是很让人抓狂的一件事,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购买USB分线器。

如今USB 3.1协议已经逐渐普及,无论是台式电脑还是笔记本都已经兼容USB 3.1 Gen2协议,在传输速率方面有着明显的提升。最近有幸收到国产外设品牌ORICO推出的USB 3.1集线器,这里就和各位聊聊体验心得。

包装方面沿用了ORICO外设产品一贯的设计风格,在体验过很多款奥睿科的产品之后,经典的蓝白配色已经深入人心了。盒子正面印有USB集线器的渲染图,左上角标记有ORICO的品牌Logo。

盒子背部印有ORICO集线器的技术参数和制造商信息。


包装内容也比较简单,包含有USB 3.1集线器、双USB接口数据线、电源适配器以及使用指南等纸质文档。

集线器的设计有些类似于Mac电脑键盘的风格,稍有区别的是集线器采用了黑色和橙色相间的配色,没有直接套用苹果喜欢的银色金属材质。黑色部分的金属材质表面辅以细微的磨砂质感,视觉和触感上都比较温润。

集线器整体呈倾斜状态,后方高于前方,保持32度的倾角,放在桌面上也比较方便拔插,这一设计尽管与苹果的键盘有些相似,但也照顾到了实际体验,算是比较有心了。

机身正面预留有四个USB 3.1接口,四个接口左侧有一枚指示灯。下方左下角特别强调了USB 3.1 Gen2协议的传输速率,右下角则为ORICO的品牌Logo。

机身左侧圆形部分预留有USB 3.1接口,主要用于和电脑连接;右侧圆形部分预留有DC电源接口,也是考虑到四个USB 3.1接口同时传输数据的功耗比较大,所以这款集线器也采用了独立供电的设计。

机身底部为橙色的塑料盖板,左右两侧贴有两个胶囊形的防滑脚垫,中间罗列有这款集线器的技术参数和制造商信息。

随机附赠的双USB接口线材长度为1米,能够满足多数复杂使用场景下的需求,无论是放在桌面上的笔记本,亦或是放在桌子下方的台式电脑主机都能够得到,不需要额外通过设备或者线材转换,也避免了传输速率受到影响。

集线器内置有高性能的智能芯片,性能稳定,四个接口独立运行互不干扰,在连接鼠标、键盘的时候几乎没有延迟,在经常的游戏场景下也不会出现掉队的情况。

当然实际的传输效率还是要通过数据来直观的反映,这里以我经常用的闪迪U盘为例,先将U盘直接插到电脑的USB接口上进行测试。我的台式电脑主板是华硕TUF B360M-PLUS GAMING S,背部的两个USB接口支持USB 3.1 Gen 2协议。

使用CrystalDiskMark软件进行读写速度测试,实测结果显示平均读取速度为154.0MB/s,平均写入速度为28.31MB/s。



使用随机附赠的线材将集线器与主板背部的USB 3.1接口连接起来,再将U盘插到集线器上任意一个USB接口上,再次通过软件进行测试,实测平均读取速度为149.0MB/s,平均写入速度为28.76MB/s。对比上述两组数据也不难发现,奥睿科的USB 3.1集线器对于数据传输速度丝毫没有影响,也从侧面反映了它的综合性能还是很强的。

在实际的使用中我们拷贝的文件有可能是一个完整的文件,也有可能是很多零散的文件,因此实际的读写速度也不完全相同。将一个4GB大小的完整压缩包文件从U盘拷贝至电脑,速度大约为2.1GB/s,完成拷贝需要3秒钟左右;反之将同一文件从电脑拷贝到U盘,速度大约为39.0MB/s,完成拷贝需要2分钟。

将上面测试中的完整压缩文件替换成4GB左右的零散音乐文件,同样从U盘拷贝至电脑,速度大约为135MB/s,完成拷贝需要33秒;反之将文件从电脑拷贝到U盘,速度大约为14.7MB/s,但起伏比较明显,完成拷贝需要5分15秒左右。

综合来看,奥睿科的这款USB 3.1集线器外观设计简洁优雅,扎实的用料也让它的精致程度更上一层楼;支持USB 3.1 Gen2传输协议,文件传输速度大幅提升;内置的智能芯片也能带来稳定的传输,四个接口互不干扰。作为一款集线器,最大的使用价值就在于扩展电脑上的USB接口,将位于主机背后或是笔记本侧边的USB接口移动到桌面上,使得拔插更加方便,提升工作效率。














0

分享

发布失败:内容包含敏感词(兼职)

评论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