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再掀平头塞江湖风波,瑞弦D3评测

燕七 2019/04/27
0 0 举报
和很多80后耳机玩家一样,我的HIFI之路是从平头塞开始的,当时是咬牙买了一步步高随身CD,被它的配塞惊艳到了。当我沉浸在随身CD的声音里,MP3很快就席卷而来,然后上了大学,还没入烧就退烧了。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当我重新入烧的时候,对平头塞总有莫名的向往。所以当你看到有人说一款平头塞有听箱子的既视感,你肯定没法不惦记,尤其它还被老外著名的音响网站Headfonia给予HFN大奖,这一小众的品牌简直是逆天的节奏。
当然这都是去年的事,也是这款D2+为瑞弦吸引了不少拥趸。如今D3已出,一波好评又席卷而来,冲着比D2+还要贵两倍不止的售价不听不罢休……

一、开箱部分


▲其实表层还有一层较硬的塑料壳包裹,不过那壳子透明度很低,为了省篇幅就不拍了。关于瑞弦这品牌只有老烧才知道,它的前身是sunirse,一个有故事的平头塞品牌,网上还能扒到瑞弦创始人的专访。



▲因为个人拿到的是试用样机,不确定开箱和配件都是齐全的,反正这开箱已经很吸睛了;



▲不确定的全家福展示,皮质收纳包应该抢戏了。



▲收纳包做的挺有意思,打开后的口子很大,跟一小箱子一样,很精致;



▲这个精致的3.5pro公插转2.5平衡母口很少见吧,瑞弦D3标配是2.5平衡接头,然后支持改3.5单端插头、3.5平衡插头以及4.4平衡插头,购买时需要和厂商沟通后再改线最后才发货。当时我也纳闷,看了参数才知道这款D3阻抗达到150欧。



▲再说耳机本身,作为平头塞,瑞弦D3的腔体只是用了平头塞公模,塑料机身,看上去除了略显精致倒没特别之处;



▲腔体不大,相比D2+,D3单元升级为15.8毫米的4层复合振膜,但是它的重量毫无沉甸感;



▲后腔有点特别,有明显的透气孔,官方说是相对D2+第一大改变就是提升了低频,毕竟平头塞受制于腔体做低频是有难度的;



▲导线孔展示,你要说它没特别之处,这里就是特别的;



▲插头部分除了精致倒也没啥说的,线材有点猛,用的是日本古河单晶铜,比较细,但也是8芯640丝,到手第一感就与众不同。

二、个人主观听感分享


▲因为乾龙盛QA361平衡口不是通用接口,推D3只得换上官方配赠的3.5转2.5,尽管如此,D3的单端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低频量感适中,声场较完整,下潜有一定深度,器乐分离感略弱,欠缺一点凝聚感,听架子鼓的欧美流行比中国民族风更有味道。
人声部分没有明显的质感,淡淡的暖声不失柔和感,听陈医生细节并不多,但结象稳定;D3单端的人声解析比较委婉,即使听女声也不会觉得它有多清澈,柔和感略多,以阿桑为例,齿音被弱化,但位置很好,情感诠释较浓;但若是听蔡琴这种女低音,D3的人声又显得有些清淡,线条感明显,比有质感的声音更显的中厚。
在高频上D3并没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来,瞬态倒是一目了然,整体舒缓,但不算大气,听小编制的《水上音乐序曲》一点不觉得薄啊或者声场局限,器乐分离感和声场都挺不错,缺乏的除了动态,还有弦乐的细腻程度。
乾龙盛QA361的声音本身比较大气,这一点在D3上表现的还算很不错,不过受制于单端表现,D3也仅仅是给了人不一样的整体感,诸多细节个人感觉并未表现出来。



▲换艾巴索DX220的平衡口后,D3给人的感觉又是截然不同的;听低频的第一感觉就是平淡,哪怕是《男儿当自强》这种古香古色的民族器乐,它也不会给你浓烈的旋律感。再一细听,又会发现它的低频很稳,下潜有一定的深度,器乐分离感良好,声场完整,大鼓敲击的细节上缺那么一点泛音,但是凝聚感不差,而且在这首曲子里不会给人低频过重的感觉。唯一有点不适的是在艾巴索DX220上音量得调到100左右(整150)才会获得细节上的解析。
其实D3最开始给我的感觉是人声很正,待到正儿八经来撸这篇文章的时候,这感觉依然还在。在DX220的平衡口上解析要好的多,陈医生的声音更有穿透力,但不管假音的变换还是喉音的口水都一目了然,干净利落,细节不算多,但也不少。
再听阿桑的声音,齿音略有增加,依旧有明显的柔和感,情感没QA361单端那么浓郁;听蔡琴的话最明显的感觉就两个词,饱满、有韵味,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既视感。
在听小编制时,D3的高频给我的感觉大同小异,除了动态不够明显,其它环节都可圈可点,这让我忍不住挑战大编制。以蝎子乐队的《Hurricane 200》为例,不少耳机听这首歌只能听个大感觉,能把动态做起来的不少,细节实在难以恭维。D3听细节倒也一般,但也没可以突出动态,开场的管弦乐有一定气势但缺乏顺滑,不过大提琴群奏的泛音部分和瞬态表现的很突出,在声场上也不惧它的规模感。
在关机换卡的时候忽然发现刚到手的DX220是双系统,在LINX系统里其推力明显比安卓的大,个人顺便浅听了下,解析更强,低频更有味道,此处听感待我再煲机煲机后在DX220的评测里另行交代。



▲不管是在乾龙盛QA361上还是在艾巴索DX220(安卓系统)上都感觉D3比较吃推力,换乐彼L6上的平衡口则反而觉得好推了。听《男儿当自强》的大鼓是掷地有声、豪迈激愤的,听不出实力;就说说听陈勋奇的《天地孤影任我行》时感觉吧。
前面大鼓的表现真的很不错,弹性感人,这种沉稳又不失声场的感觉总能让我第一时间想到谢兰图,器乐分离明确,下潜不是很深,但凝聚感很合适,量感营造出的氛围感透出的解析力显而易见;直到一分钟的**响起的时候才表现出动态不足的缺点。总的说来,其低频还是相当稳重、自然,不管是《灌篮高手》的原声大碟还是欧美流行乐都很出色,唯独在听低频过多的硬摇滚打击乐时欠点力度(音源好,效果更好)。
在乐彼L6上D3的人声密度有增无减,位置真的不错,我一般很少说一款耳机的配置,因为有些歌曲人声本身比较突出,贴耳的也不一定就不好听,但D3在听陈医生的歌时不仅位置居中,密度够大,但不会觉得人声过度饱满导致真假声变换的细节失真,更不会给你解析过猛的感觉,还是带有温润的自然感。



▲女声部分听阿桑的话齿音控制的不错,依旧是突出柔和感,除此之外最大的特点在于音色略显厚实,尾奏部分的人声磁性感明显,听着很有韵味 ,直接从阿桑的歌调到蔡琴的歌就会发现这种偏厚的女声会让结象更穿透力,不过最出色的还是属于D3中低频之间的关系,人声和背景乐的无缝切换值得友商学习。
在QA361和DX220上我都说过D3在高频上的动态乏力,这一点在乐彼L6上有了显而易见的改变。在听亨德尔的《水上音乐序曲》时第一个音符响起的时候,它的动态就很直观,反而是瞬态略有下降。器乐分离感啊通透感顺滑感都不错,差的是延伸感,它比前面两款前端都要厚一点,但极高频反而表现少了,好在整体通透感镇得住耳朵。
于是我照例换成蝎子乐队的《Hurricane 2000》,动态就不如小编制那么惊人,这一点要注意,在艾巴索DX220上同样有这种感觉,D3没有特意去提升高频动态,而且在这首曲子里极高频部分展现的多了,管弦乐的气势和音色都在,低频也不失量感,差的是通透感,没办法,这也是平头塞的天生短处吧。

三、整体总结部分


▲因为官方购买页文案介绍并没有像常规音频产品那样给爆炸图讲技术、构造之类的,个人在写完听感后还是忍不住去扒了一下别人的听感分享。
之所以忍不住扒一下是因为D3在不同的前端下的表现差异是挺明显的,毫无疑问在乐彼L6的平衡口上是足够出色的。但我其实不喜欢在便携设备里不断提升前端作为改善音质的突破口,毫无疑问前端比中级、后端都重要,但便携设备如今动不动就上万了,实乃脱离广大群众的听歌路线。
所以D3对我而言有点打脸,它还是对前端有考验的。当然我也用手机试听了一下,确有不错的素质,温婉舒缓的风格,解析瓶颈看得到,味道属自然。
在扒D3的听感时,大多都是耳机大家坛的巡回试用听感,故而溢美之词较多引起一些不适。其实这倒不算什么,引起不适的是瑞弦D3的售价,相对于D2+一千多块的售价,D3售价来到3299元,比铁三角今年新出的平头塞还要贵11元,应该算是目前最贵的平头塞了。
如果有人这么吹铁三角的平头塞,也许就很和谐了,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讲真的,说了这么多,并非讨论D3是否值得买,本身小众之物,要买的人已经在深入了解的路上,没有信仰加持是真考验,欢迎有兴趣的详看个人主观听感部分,叙述略显凌乱,是因为戴着耳机对着显示器听一会写一段所成,如有不足欢迎指点。











0

分享

发布失败:内容包含敏感词(兼职)

评论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