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颜值在线,都会轻奢时尚之选,隼 Falcon-C精彩演绎国货已...

5288好人 2018/03/23
0 0 举报
每当笔者和好友聊起耳机,总会聊到铁三角、索尼、Beats等等,会给你一种只要你想买好听的耳机,就必做这道三选一的选择题。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今天笔者就和大家分享一款国产硬货,它就是Dunu推出的新品隼 Falcon-C。
Dunu作为国际知名的OEM耳机厂家,在之前带给我们不少优秀的作品,例如DK-3001、TITAN 3等等,网友们对它们的评价也都非常的不错,而这款隼 Falcon-C新品耳机,从售卖开始到如今口碑也都一直不错,笔者也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款新品耳机的细节体验。
▲黑科技加持,做不一样的自己!
初见 隼 Falcon-C ,笔者觉得Dunu在产品包装细节方面做的不错,就单从外包装和内部空间利用来看,Dunu还是蛮有诚意的,能让你感觉到这款耳机不俗。
直奔主题的说,隼 Falcon-C在宣传时已经说过了这款产品的一些亮点,比如公认的“大腰子”设计,“大腰子”称号源于隼 Falcon-C腔体外型酷似腰子,网友们也就对它有了这版戏称,名字虽然有些俗气,但实际上它的配置一点都不俗气。
隼 Falcon-C 采用液态金属腔体,这是它主打的亮点之一,据官方介绍液态金属外壳相当于不锈钢强度的3倍,简单的理解就是要比普通材质才结实、耐用。不过抛开结实、耐用这两点,体态轻盈才是我更为关注的。这样我们在体验时才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
此外,隼 Falcon-C 采用碳纳米管振膜,特点就是具备很好的刚性和弹性,用官方宣传的话来说,采用这种振膜声音更饱满,人声表现更优秀,还可以提高易驱动型,适配更多的前端。就单从易驱动这个角度来说,笔者在体验时使用iPhone 7 Plus(加转接线)作为前端,个人感觉隼 Falcon-C表现还算不错。不过,如果用其他推力更强的前端效果更明显。
▲细节部分,越看越“精”心
高端耳塞玩换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隼 Falcon-C 也同样支持换线,不过相对来说隼 Falcon-C换线有些不同,它采用MMCX膨胀插针,这种标准MMCX接口能够保证良好的兼容性和可靠性。仔细观察接口处细节也是处理的恰到好处。
隼 Falcon-C 在线缆部分主要采用6N单晶铜镀银线,在降低传输损耗的同时保证音质。线缆的手感还可以,没有廉价线那种偏硬的感觉,不过编织线也有一个小尴尬,就是在收纳的时候比较烦心,总会缠在一起。
▲配件丰富,一款耳机带给你三种视听体验
隼 Falcon-C在配件部分做的非常丰富,单单耳套就配备了三种。即透灰套,清新通透,柔顺耐耳;蓝嘴套,三频均衡,人生温润;SpinFit耳套,凝聚低频,增强氛围;换句通俗的话来说,透灰套更适合聆听那种纯乐器演奏的音乐;蓝嘴套则是杂食套,人声表现更为出色;而SpinFit耳套则是专门为轰头爱好者准备的。
除此之外,隼 Falcon-C还搭配了原装耳机包、转接口、航空插座,配件实用、丰富。
▲视听体验
耳机需要煲机吗?长久以来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索性随心。笔者在最初体验隼 Falcon-C时,第一感觉就是声音不够纯粹,刺耳,总觉得存在瑕疵。用自己研究的煲机方法弄了3天左右,声音有了质的改变!很多人会质疑说,小编是习惯了这款耳机的风格,从最初的不接受慢慢变成了习惯。其实不然,因为煲机这阶段笔者压根没去听,所以不存在习惯不习惯这一说。
智能手机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变成了必需品,所以笔者首选的前端是iPhone 7 Plus,因为接口的原因,笔者只能使用转接线。回顾前文笔者所说的,隼 Falcon-C采用碳纳米管振膜,搭配强磁回路单元设计后使得隼 Falcon-C极易驱动,所以在iPhone 7 Plus前端状态下个人感觉三频均衡,韵味十足,声音听起来很丰满,虽不如专业播放器给出的细节更多,但是作为日常使用亦是足够。
试听曲目这块笔者就不多做赘述了,每个人喜欢的风格不同,笔者就简单的聊聊视听感受吧。
三频表现是最基础的东西,每款塞子在三频表现这块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隼 Falcon-C也是如此,这部分体验笔者主要使用的是蓝嘴套,因为耳机到手的时间并不算很长,煲机时间不够久,所以现在所试听的感受仅对比最初体验。
高频部分
隼 Falcon-C 刚入手时,第一感觉就是高音刺耳,毛刺感很强,煲了一段时间之后最大的感觉就是柔、亮、干脆,延展性不错。我相信煲机超过300小时后会有个不错的脱变。因为平时笔者听纯音乐较少,所以没有更换耳套,就蓝嘴套的体验感觉还可以。
中频部分
隼 Falcon-C在这部分的表现算的上是惊喜,人声与背景音乐的分离度表现佳,氛围感展现的特别好,如果你喜欢听一些苦情歌,那么配合蓝嘴套很容易就被带入进去,简单的说隼 Falcon-C在中频的表现能量集中。
低频部分
可能是因为笔者对隼 Falcon-C煲机的时间不够长,就它在低频部分的表现我的一般化,煲机这么久虽然有所改观,不会那么沉闷,但是声音表现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暗,去到一些BBS上交流,大多数网友给出的看法就是隼 Falcon-C“欠煲”,300小时是个节点。
瞬态、动态、声场等方面笔者有那么一丝见解,但因为耳机似乎还没有完全达到它的最佳状态,这部分大家也就看看就好!隼 Falcon-C的动态表现较好,瞬态表现略逊色去前者,至于解析,隼 Falcon-C对人声的解析要优于乐器类的解析,它在声音细节呈现部分表现不错,细节处理的得当,只是,如果你听久了会有那种人声刻意靠前的感觉。
做个简单的体验总结吧,从听感入手,隼 Falcon-C 煲机超过300小时应该有着不俗的表现,原因在于笔者煲机一段时间后塞子的变化非常明显,定音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至于其他,每个人的听感不同,但是差距也不会大到离谱;从硬件配置来说,隼 Falcon-C秉承了配件场一贯的豪华配置,无需多言,而塞子资深素质也算的上货真价实,无论是“液态金属”加持,还是碳纳米管振膜,亦或是6N单晶铜镀银线都算的上是佳品,如果你正在考虑入手一款具有国际范的高端塞子,我觉得隼 Falcon-C是个不错的选择,你觉得呢?


0

分享

发布失败:内容包含敏感词(兼职)

评论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